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5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林业   920篇
农学   241篇
基础科学   74篇
  233篇
综合类   2087篇
农作物   186篇
水产渔业   287篇
畜牧兽医   383篇
园艺   345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快速繁殖老虎须实生苗应用于实际,采用老虎须种子进行消毒,接种获得无菌实生苗,用叶片和叶柄诱导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结果表明:2%次氯酸钠2 mL和0.1%氯化汞8mL组成的消毒液对老虎须种子消毒灭菌效果最好;温度对老虎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好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BA 0.2mg/L+NAA 0.1mg/L;MS+BA 3.0mg/L+NAA 0.1mg/L是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MS+BA 0.5mg/L+IBA 0.5mg/L是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草炭∶珍珠岩为1∶1的基质移植练苗较好。  相似文献   
52.
以风箱树(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 L.)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激素(6-BA、IBA、NAA)对试管苗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一套风箱树离体培养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启动最适培养基为MS0;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mg/L+IBA 0.2mg/L;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4MS0;诱导率可达73.3%,增殖系数可达3.55,生根率89.47%,移栽成活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53.
In this study,the seeds of wild Petunia Juss.were used as explants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condition for tissue culture.Several differe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growth regulators were adopted to produce more multiple bud clumps,callus or roots in this study.The experiments may provide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for the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and establishment of tissue culture system for wild Petunia Juss.  相似文献   
54.
以果蔗(Badila)茎尖脱毒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emporary immersion bioreactors TIBs)进行组培快繁的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TIBs系统进行甘蔗组织培养一代增殖较传统方法高出10倍以上;(2)TIBs系统以第4代继代材料为宜;(3)接种密度在10~15株/L培养基最有利于甘蔗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4)TIBs系统中6-BA浓度为0.5~1.0mg/L时适合于增殖培养,NAA浓度为4mg/L时有利于根的诱导;(5)浸没间歇频率在1min/3h时增殖和生长表现较为优异,1min/6h时有利于根的诱导和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55.
宛淑艳  袁迎  陈春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82-4383
[目的]探索芦荟的离体快繁技术,为芦荟的组织培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盆栽中华芦荟的嫩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不同的增殖阶段添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离体快繁试验。[结果]培养30 d后,3瓶被污染,4瓶不长愈伤组织,13瓶在芽基部产生圆球状浅黄色的愈伤组织。在诱导芽分化约20 d后,2瓶被污染,11瓶开始芽点分化。3.00 mg/L 6-BA的处理效果最佳。诱导生根11 d后,1瓶被污染,2瓶出现叶子干焦的现象,17瓶长势良好。中华芦荟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50 mg/L+NAA0.15 mg/L,诱导率为60%;丛生芽分化及继代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诱导率为85%;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30~0.50 mg/L+IBA 0.20 mg/L+活性炭0.5%。[结论]该研究为芦荟的快繁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寿竹埋鞭育苗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寿竹因其竹秆、笋、箨壳的经济价值极高,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开发前景。但是,由于寿竹开花不结实,竹秆节部无休眠芽(隐芽)和根点,大面积造林一直受制于种苗短缺的难题。从育苗时间、竹鞭鞭龄、覆盖措施、激素处理等方面试验研究了寿竹埋鞭育苗繁殖技术,结果表明:3月上旬埋鞭育苗效果最好,成苗株数和成苗率与其它育苗时段有显著差异;2年生、3年生竹鞭的育苗效果明显好于1年生的竹鞭,尤以2年生竹鞭最好;小拱棚覆盖较不覆盖提前发笋出苗12d,与其它3种覆盖措施的效果有显著差异,成苗率达77.9%,而其它3种覆盖处理的效果无明显差异;100×10-6ABT2号生根粉处理效果最好,成苗数较清水处理提高100%以上。  相似文献   
57.
宋明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12-16113,16116
在简单介绍农作物光照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近几十年来光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8.
试验以玫红景天(Sedum spectabile cv .Borean .)和冰山景天(Sedum spectabile cv .Al-bum )为植物试材,研究了不同基质、不同外源激素浓度对景天新品种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表明:玫红景天和冰山景天均适合在园土+蛭石+珍珠岩(1∶1∶1)、园土+沙土(1∶3)的基质下种植扦插,冰山景天在NAA+IBA(1∶1)浓度为200~400mg/L时,生根率及根长值最大;玫红景天在NAA+IBA(1∶1)浓度为400mg/L时,生根率高、生根效果最佳。为今后研究景天类植物的扦插繁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9.
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系统,该模型可以有效描绘区域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并由此通过各元素浓度极大值点求出污染源近似坐标,实现对污染源的定位.将该模型运用于青岛市,根据青岛市不同功能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结果,实现了对可能重金属元素污染源位置的预测.  相似文献   
60.
In this paper a general introduction is given to research advances in genetics improvement and breeding of Chinese aspen (Populus davidiana Dode) in China. This introduction includes natural distribution and collection, conservation, gene diversity, provenance trial, crossing breeding, vegetative propagation and disease resistant etc.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st tree breeding in China, some strategic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spen genetics improvement in China are present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xisting domestic demands of forestry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forest tree breeding. Res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